91短视频APP

孙蚌珠:理论为本?内容为王?因材施教 ——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思考

91短视频APP

2017年5月到6月初,受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北京市教工委委托,在北京、河北、河南、陕西等四省市15所高校听了19节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涵盖了本科生五门必修课;所听课堂的授课教师从助教到教授、从教时间从不足一年到将近40年;课堂规模从50人到200多人;学生学科背景涵盖人文、社科、理工、艺术等各种类型,学校从综合性大学到高职高专不同层次都有。通过听课、座谈、交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情况有了一些了解,深切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状态,认为这是一支可信可敬的队伍。他们政治立场坚定,爱岗敬业,对教育教学倾心尽力。但应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增强、质量水平的提升还有比较大的空间。根据听课情况,结合自己的思考,从教师角度就如何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谈几点认识。

一、理论为本&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真讲&尘颈诲诲辞迟;真懂&尘颈诲诲辞迟;真学

一般把&濒诲辩耻辞;思想政治理论课&谤诲辩耻辞;简称为&濒诲辩耻辞;思政课&谤诲辩耻辞;,严格意义上&濒诲辩耻辞;理论&谤诲辩耻辞;两个字是不当省略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基础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课(小学为思想品德课、中学为思想政治课)很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更强调理论,即通过理论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此&濒诲辩耻辞;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谤诲辩耻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教师必须真讲,真讲的前提是真懂,真懂的前提是真学。

1.真讲和真懂

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也能够用理论的魅力征服学生,理论的魅力在于科学性、实践性和探索性。马克思主义是有理论魅力的,因为它的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尽管它诞生在一个半多世纪之前,但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它是科学的理论,迄今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濒诲辩耻辞;伟大的认识工具&谤诲辩耻辞;,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濒诲辩耻辞;解释世界&谤诲辩耻辞;,而且致力于积极&濒诲辩耻辞;改变世界&谤诲辩耻辞;。在人类思想史上,还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同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穷尽真理,而是不断为寻求真理和发展真理开辟道路。

马克思主义具有理论魅力,要用它的理论魅力征服学生,前提是教师讲的是真的马克思主义,绝大多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真讲马克思主义,但是&濒诲辩耻辞;真讲马克思主义&谤诲辩耻辞;和&濒诲辩耻辞;讲的是真的马克思主义&谤诲辩耻辞;还有区别。真讲不真讲马克思主义是立场问题和态度问题,讲的是不是真的马克思主义是水平问题和素养问题。如果说在这方面存在问题更多的不是前者而是后者。在教学中有几种情况影响教学效果:一是教条化。教师只&濒诲辩耻辞;说&谤诲辩耻辞;不&濒诲辩耻辞;讲&谤诲辩耻辞;,或者讲不透彻,只是复述各种&濒诲辩耻辞;条条&谤诲辩耻辞;或者教材的内容,结果是每一句话学生听得懂,但对理论本身或整体内容不明所以。二是空洞化。教师极富激情、饱含深情,像优秀演讲家一样会让听众感动,但是理性不足,很难让学生实现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形成科学的思想基础。叁是庸俗化。教学中没有讲透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质和精神要义,而到处贴马克思主义标签,泛化和庸俗化马克思主义。四是割裂化。授课中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品格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不能科学解释它在实践中的发展和创新,理论和实践割裂,让学生觉得没有用。

真讲马克思主义,并且讲真的马克思主义,一是讲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本身,以及为什么它具有科学真理性;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也即用这一&濒诲辩耻辞;伟大的认识工具&谤诲辩耻辞;分析实际问题。这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素养,真懂马克思主义。

2.真懂和真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质量在不断提升,大多中青年教师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专业能力和政治素质越来越高。他们有比较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正确的政治立场,教学水平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上的差异,有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运用大量的材料,非常生动和具体,但是理论提升不够,通俗地讲,把龙画得很好但没有点睛,讲课有的时候欠一些&濒诲辩耻辞;火候&谤诲辩耻辞;,这个&濒诲辩耻辞;火候&谤诲辩耻辞;实际上反映了理论水平,也就是没有真正弄通马克思主义或者没有能够很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实际问题。当然,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一个永远的过程,需要&濒诲辩耻辞;教到老&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学到老&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研究到老&谤诲辩耻辞;。无论是硕士博士毕业,都只是接受了几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学术研究训练,只能算是一个开始,真正学通弄懂马克思主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或者是终身的事业。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马克思主义是看家本领,但真正掌握这一看家本领并非易事,要真学。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的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着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到手,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他并且引用毛泽东在1938年说的话:&濒诲辩耻辞;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谤诲辩耻辞;摆1闭(笔404)实际上这为我们&濒诲辩耻辞;真学&谤诲辩耻辞;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一是要&濒诲辩耻辞;读原着、学原文、悟原理&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原着&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原文&谤诲辩耻辞;,是指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当然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只有深入钻研到原着之中,读懂&濒诲辩耻辞;原着&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原文&谤诲辩耻辞;,才能真正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的准确性、深刻性、丰富性,全面透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谛,以及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二是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学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濒诲辩耻辞;极其彻底而严整&谤诲辩耻辞;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具有宽广眼界,它对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为我们研究和把握各个领域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浅尝辄止、蜻蜓点水,也不能零碎地选取只言片语,只有完整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才能完整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叁是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性的显着特点,是来自实践又回到实践中去的理论,它不是离开实践凭空出现的抽象的教条,它既要说明世界,又要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是用来用的,不是用来空谈的。&濒诲辩耻辞;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谤诲辩耻辞;,摆2闭(笔815)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无论讲授哪门课程,都要真懂真学马克思主义。不讲授&濒诲辩耻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谤诲辩耻辞;课的老师还用学吗?当然要学。&濒诲辩耻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谤诲辩耻辞;课要讲清楚&濒诲辩耻辞;四个选择&谤诲辩耻辞;,如果不懂马克思主义,如何讲清楚中国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濒诲辩耻辞;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谤诲辩耻辞;课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主题,如果不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濒诲辩耻辞;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谤诲辩耻辞;课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懂马克思主义怎么讲清楚?只有真正学通弄懂马克思主义,才能教会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内容为王&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立足现实&尘颈诲诲辞迟;历史观点&尘颈诲诲辞迟;国际视野

为提升教育教学实效性,近些年来教育部和相关部门做了很多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做了非常多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很大成效。特别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出现了很多创新,研究式教学、实践性教学、参与式教学、智慧型课堂等,在很多方面已经走在其他课程之前。但有一点还是需要强调的,教学形式的改革和方法的探索始终都是服务于内容的,或者说不能离开教学内容谈教学形式和方法的改革探索。无论讲授哪门课程,都需要教师能够立足于中国现实国情,在分析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时能有历史眼光和国际视野。因为我们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引导和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的前提是教师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

1.历史观点:正确认识中国、世界和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理论和历史是不可分割的,真讲马克思主义,需要真正地把握社会主义发展史。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要把握中国、世界、人类社会从哪里来的,怎么走来的,为什么这样走来,也就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用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特别是在真正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建立在我们党90多年长期奋斗的基础上,洞悉其思想、理论和实践的源头,则可追溯到更远。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到现在,已有500年时间,从这个很长历史过程来考察,就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脉络,更加充分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搞清世界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及其演进,搞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才能明白,我们党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是怎样经过反复比较和总结,历史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是怎样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的;是怎样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正懂得是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无论哪门课教学中都有可能遇到中国为什么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如何看待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等一系列问题。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专门讲授这样的专题或者问题,一般教师都能讲得很好,但是在分析具体问题时有的教师却又不能很好把握。比如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作为一个专门问题,几乎所有老师都讲得比较透彻,基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正确认识这个问题要把握的叁个方面的讲话精神进行讲解。但是在讲授其他专题涉及这个问题时却又离开了这叁个正确认识,往往不自觉把两个历史时期割裂开来,用一个时期否定另一个时期,比如讲为什么改革开放时往往把改革开放前说得一无是处。应该说这不是老师的立场问题,主要还是认识问题,没有牢固树立起这样的观念。还有对于历史虚无主义,对国内外敌对势力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的各种似是而非的说法警醒不够,从理论上和宏观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但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有时分辨不清,个别时候被别有用心的言论带着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正确的历史观,特别是要真正把握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史,从认识高度理解革命、建设、改革历史不可割裂,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脉相承,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符合历史发展规律。更重要是要有用历史观点分析问题的高度自觉。

2.国际视野:在比较中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和世界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离不开中国。中国越来越多地为世界瞩目,在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坚持走自己的路,但并不意味着排斥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在比较中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和世界,可以实现这样的功能:一是增强&濒诲辩耻辞;四个自信&谤诲辩耻辞;。在与世界比较中认识中国、解读中国,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成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是我们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奋斗探索取得的辉煌成就,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预示了光明前景,从而更有理由自信。二是在互学互鉴中图强奋进。虽然当今世界,没有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比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更有理由自信,但是在与世界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在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吸收借鉴世界先进经验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促进自身的发展进步。叁是正确认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不断发展过程中的国际战略、中国在世界和平中应有的贡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从而客观理性看待外部世界及其变化。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国际比较容易出现几个误区。一是不加分析地用西方理论解释中国的发展。比如在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时,自觉不自觉地把成就归功于市场经济,并把中国的市场经济和西方市场经济主要是美国的市场经济进行比较,认为中国经济成功源于市场经济、中国经济存在问题源于市场经济不彻底。市场经济带来的活力与效率确实是中国经济上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但并不是全部原因,不然就无法解释战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实行市场经济并没有实现快速发展的现象,中国的成功不仅仅源于市场经济,更源于市场经济的制度属性,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源于多方面原因。二是不加分析地引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在其他学科中有很多把中国发展和西方国家历史进行比较的研究,比如把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些政策简单地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进行比较。这些研究中有些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有的也没有形成学术共识,但似乎有一定道理,就被不加区分地直接引用。叁是在中国和世界比较中分析不当。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或者面临着很多挑战,有一些我们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和借鉴。但是不能简单进行比较,比如生态问题,不能简单地把中国和发达国家进行对比得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落后的结论,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要进行深入全面的解读。还有政治体制改革、文化发展、社会建设、法治建设等很多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无论是历史观点还是国际视野,最重要的是立足现实国情,正确认识和把握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要到哪里去,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

叁、因材施教&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不俯视&尘颈诲诲辞迟;不迎合&尘颈诲诲辞迟;不媚俗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1.尊重学生成长规律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对象是青年学生,青年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与高中生和步入社会的青年都有所不同;同是青年学生,不同时期的青年学生有共性也有特殊性,&濒诲辩耻辞;90后&谤诲辩耻辞;后期出生的青年学生和&濒诲辩耻辞;80后&谤诲辩耻辞;甚至和&濒诲辩耻辞;90后&谤诲辩耻辞;前期出生的青年学生有所不同。人们往往把自己这代人同当代青年学生相比,因为他们和自己那代人的不同而进行诟病,总觉得在某些方面他们不如自己那代人,于是社会上常常有各种&濒诲辩耻辞;一代不如一代&谤诲辩耻辞;的说辞,也有老师谈到学生时会发出&濒诲辩耻辞;现在的孩子们啊&谤诲辩耻辞;的感慨!&濒诲辩耻辞;长江后浪推前浪&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一代更比一代强&谤诲辩耻辞;是历史发展规律,每代人都有自己的青春责任。近代以来,中国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联。在革命战争年代,正是广大青年满怀革命理想,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冲锋陷阵、抛洒热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也是广大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向困难进军,向荒原进军,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在新中国的广阔天地忘我劳动、艰苦创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广大青年发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为祖国繁荣富强开拓奋进、锐意创新。每一代人的青春都有自己绚丽的色彩,并且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一代更比一代强。

高校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特别要放平心态,不能居高临下地俯视学生,应该走近他们、了解他们、欣赏他们、引导他们。现在在高校读书的多是&濒诲辩耻辞;90后&谤诲辩耻辞;,马上新世纪出生的&濒诲辩耻辞;00后&谤诲辩耻辞;也大批步入大学校园了,他们是在中国变富变强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所以更是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到他们这些特点。有学生曾经说过,我们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时候就像站在两个山头上的人,彼此相望彼此揣摩,因为有距离所以不了解,因为不了解所以有隔膜,因为有隔膜所以有误解,因为有误解所以更加有距离,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么我们走过去,要么他们走过来。从教与学的角度,当然应该是我们教师走过去,走近他们、了解学生,尊重他们的成长规律,因势利导,实现作为教师的&濒诲辩耻辞;立德树人&谤诲辩耻辞;的使命和责任。

2.贴近学生思想实际

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理论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但理论教育并不意味着空泛地说教,要用理论魅力征服学生,必须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要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首先要了解问题是什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我们一直倡导要突出问题意识,但什么是问题意识?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往往会考虑重大理论问题、重大实践问题,这固然是必要的。但重要的是这些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同学生思想实际有什么样的关联?有些时候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和教师认为的学生思想实际问题并不一致,所以,真的贴近学生思想实际,教师必须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回应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所遇到的真实困惑。

贴近学生思想实际,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并不意味着迎合学生。在当前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激烈,思想意识呈现多元多样多变,获取资讯便捷快速的条件下,学生思想并不是一张白纸,对一些问题或是有了先入为主的认识、或是有无所适从的迷茫。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增强教学针对性,主要是从他们关心关切的问题入手,通过辨别分析,甚至和他们产生思想上的碰撞,引发他们的思考,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认识。

3.增强教学的亲和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增强教学亲和力,满足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这里需要对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和喜欢与否做一个解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是学生成长发展所需要的,但不一定是他们天然就喜欢的。我们不能因为他们不喜欢就改变教学内容,但有责任通过他们喜欢的形式和方法把这些内容传授给他们,用他们&濒诲辩耻辞;听得懂&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听得进去&谤诲辩耻辞;的话讲我们的道理。在教学方式上要避免两种倾向:一是教学形式刻板单一,教师冷冰冰高高在上地说教。这种情况往往是教师自说自话、自娱自乐,无法和学生形成情感交流和互动,教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二是教学形式喧宾夺主,甚至庸俗娱乐化。这种情况往往是教师为了吸引学生,使出&濒诲辩耻辞;十八般武艺&谤诲辩耻辞;,为了形式而形式,甚至不惜矮化自身形象。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增强教学亲和力和生动性,注重学生的参与性、互动性,并不意味着娱乐化、媚俗化。教学形式和方法始终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改革不能偏离方向。

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学规律的要求,也是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同为青年学生,不同年代有不同年代的特点,同一年代的学生因为学校学科不同有所不同,同一学校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也会有比较大的差异,如何在实行共性教育实现基本教育目标的同时,实行差异化教学满足个性化需要是需要不断探索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把思想品德教育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实践,让学生领会、认识和把握科学理论的实践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力量、中国发展的时代意义。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关键还是在教师,要求教师对历史、理论、现实和学生成长规律都有深刻的把握,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剖析社会发展的能力,贴近学生思想实际。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长期工程,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