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每个学生都能遇到好老师——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
第30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用饱含情感的话语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问题。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深刻领会好老师在党和人民心目中沉甸甸的分量,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好老师的四个标准对照要求自己,努力成为符合党和人民要求、学生喜欢和敬佩的好老师,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遇到好老师。
成为一名好老师,首先要始终牢记和守护教师职业的神圣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承担着传光明之道、授立身之业、解人生之惑的神圣使命。如果说对学生个人、学校、国家和民族来讲,好老师是幸运、是光荣、是希望,那么,对于教师来讲,能够从事教育工作,并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好老师,又何尝不是自己人生的莫大幸运和光荣!孟子曰:“君子有叁乐,而王天下不与焉”,其中,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既然选择了教育工作,就应当深刻体悟教师的崇高职业价值,珍惜教师的荣誉,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用智慧和爱心点燃学生的梦想,照亮学生成长的路,从心底把教书育人作为人生的最大快乐和满足。
成为一名好老师,关键在于长期的教育、学术和道德修养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好老师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在教育改革发展中锻炼成长起来的。”人们也常讲:“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经世易遇,人师难逢”。这些都深刻说明要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好老师是不容易的,不仅要有成为一名好老师的良好愿望,更重要的是要有为成为一名好老师不懈奋斗、终身以之的决心、耐心、恒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和深入阐述了好老师必不可少的四个方面的共同特质,号召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成长进步指明了方向。
好老师理想信念为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这个“道”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也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反映。从传统社会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朴素理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的崇高情怀,到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而奋斗的共产主义信仰,以及为人民服务的政治主张和实践,中华民族所推崇的“道”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内涵,发展到新的境界。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教师要履行好“传道”的使命和职责,最重要的就是要心中装着国家和民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崇高信念,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都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
好老师道德情操为范。“师者,人之模范也。”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好老师是学识魅力与人格魅力的统一。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一个老师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方面老出问题,怎么能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教师只有以德立身、以身作则,学生才能以师为镜,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发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要把敬业爱生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准则,去除浮躁之气、远离功利之风,执着于教书育人,把心放在学生身上,把根扎在叁尺讲台,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决不能身在学校却心在商场、心在官场、心在名利场,在金钱、物欲、名利同人格的较量中把握不住自己。
好老师扎实学识为基。老师自古就被称为“智者”。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如果教师知识不扎实、教学不过硬,教学中必然会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游刃有余。学生往往可以原谅老师严厉刻板,但不能原谅老师学识浅薄。特别是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日益多元、各种新知识不断涌现,要成为一位好老师,自己所知道的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成为既能授人以鱼,又能授人以渔,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的智慧型老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过去讲,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这个要求已经不够了,应该是要有一潭水。”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如果少年强则中国强,那么,如何让少年强以及中国强的任务,在很大程度要靠老师的渊博学识和孜孜不倦的倾心传授来完成。
好老师仁爱之心为本。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启迪心智的开始,爱心能够滋润浇开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教师的仁爱之心,不简单等同于父母爱子女,这是一种对国家、民族的爱在教师身上的体现,是一种无私的爱、不求回报的爱,既包括爱岗位、爱学生,也包括爱一切美好的事物。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仁爱之心是以师生相互信赖为基础的,这种信赖就是尊重、理解和关怀。教师要真诚地尊重学生,把学生看作独立完整的社会人,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让学生在获得尊重、信任的同时学会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教师要充分地理解学生,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善于分享自己的感受,从而达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教师要宽容地关怀学生,所谓宽容不是妥协、不是放纵,而是平等对待一个个性格爱好、脾气秉性、兴趣特长、家庭情况、学习状况不一的学生,精心加以引导和培育,因材施教,决不厚此薄彼,是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以关爱的心态分析学生的不足与过错,进而激励学生的上进心与志趣,以高度的责任心达到育人的目的。一位有着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他的眼神必定是慈爱、友善、温情的,透着智慧、透着真情,无论身处何地,都能让人充分感受如沐春风的师者风范。
党和人民把最崇高的荣誉、最深切的嘱托给予了老师,孩子们、学生们用最纯真、最渴望的眼神凝视着老师,老师的使命何其神圣,老师的职业何其光荣,老师的责任何其重大!每一位老师又怎能让人失望,怎能不竭尽全力做党和人民满意、学生喜欢和敬佩的好老师!为了不负这样的厚望,老师们,吾辈其勉乎!
编辑:拉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