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短视频APP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当代世界”国际研讨会举行

2024年10月18—20日,由91短视频APP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91短视频APP、“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国际传播媒介、路径、机制及其经验研究”课题和德国罗莎·卢森堡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当代世界”国际研讨会在91短视频APP陈守仁国际研究中心举行。开幕式由91短视频APP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王浦劬教授主持,91短视频APP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博教授,德国罗莎·卢森堡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扬·图洛弗斯基(Jan Turowski)博士,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田春秀,西班牙拉曼鲁尔大学布兰克纳传播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罗米·雷斯科特(Jaume Risquete)先后致辞,来自国内外4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的70多位代表围绕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成就及其国际传播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会议现场

发言板块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及其新进展”,由91短视频APP院长仰海峰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学明作了对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的发言;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云飞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尤其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突出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庄贵阳研究员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特别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双碳”战略和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全面绿色转型作了深入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院长王雨辰教授系统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话语体系构建的关系,强调了中国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话语权问题,以及建构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话语体系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发言板块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当代中国实践”,由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李宏伟主持。湖州师范学院“两山”理念研究院院长金佩华教授聚焦“两山”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作用,实例分析了“两山”理念在浙江安吉余村的形成过程、实践探索及其启示;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方世南以江苏昆山淀山湖镇为例,阐述了江南水乡生态文化、人文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促进、交相辉映;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生态文明治理现代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崔莉教授具体分析了我国“生态银行”理念与实践尤其是在福建南平等地的创新性探索,并提出了对“生态银行”中国实践中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思考;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叶冬娜集中分析了天津“生态新城”近年来的实践探索,并对生态文明建设语境下生态城市建设的动力机制、优化路径与现实挑战作了深入阐述。

发言板块三“国际比较视野下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由91短视频APP经济学院长聘副教授季曦主持。日本名古屋大学经济系名誉教授长尾伸一(Shinichi Nagao)从日本生态现代化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比较视野出发,分析了国际绿色话语的历史出场与时代更新;昆山杜克大学环境政策系副教授高丽娜(Coraline Goron)分析了环境正义视野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表征特点、现实挑战及其应对;慕尼黑工业大学巴伐利亚公共政策学院气候与环境政策系主任米兰达·施罗伊尔斯(Miranda Schreurs)教授比较分析了欧盟生态现代化理论及其实践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及其实践的异同、互鉴和未来发展;印度德里大学东亚研究系副教授拉吉夫·拉詹(Rajiv Ranjan)阐述了南亚视野下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尤其是印度媒体和学界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话语(政策)的认知;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曹顺仙分析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语境下河流伦理话语的构建及其政策实践;此外,李思齐博士后还宣读了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教授阿伦·盖尔(Arran Gare)对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基础的论文。

发言板块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国际传播研究”,由91短视频APP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91短视频APP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张海滨教授主持。91短视频APP教授、91短视频APP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郇庆治分享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国际学界传播对话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梳理了国际学界对生态文明理念与政治的逐渐认同与不断深化过程;外交学院环境外交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董亮分享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国际媒介传播回应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昕蕾分享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国际机构传播资鉴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研究员申森分享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外传播译介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罗米·雷斯科特分享介绍了西班牙语世界中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话语与政策的国际传播;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陈艺文分享介绍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理论的动态发展,尤其是从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演进路径和主要理论观点。

发言板块五“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全球绿色左翼话语重构(上)”,由德国罗莎·卢森堡基金会柏林总部研究员英格·索尔蒂(Ingar Solty)主持。纽约州立大学新帕尔兹分校地理与环境研究系教授撒万土(Salvatore Engel-Di Mauro)结合2024年夏对内蒙古的实地考察,分享了他对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现实进展的观察与思考;耶鲁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玛丽·伊芙琳·塔克(Mary Evelyn Tucker)分析了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密切关联和互鉴互促关系,以及它对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和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价值;美国俄勒冈大学社会学教授、《每月评论》主编约翰·贝拉米·福斯特(John Bellamy Foster)从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理论视角出发,阐述了对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的十个论点;美国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教授菲利普·克莱顿(Philip Clayton)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有机思维与社会主义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并结合他对中国实践的多次考察作了深入分析;德国联邦议院左翼党团经济政策咨询顾问汉斯·蒂(Hans Thie)剖析了全球气候危机背景下欧盟与德国能源政策创新的实践及其面临的挑战,以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双碳”战略的未来影响。

发言板块六“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全球绿色左翼话语重构(下)”,由91短视频APP预聘副教授王聪聪主持。柏林自由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兼职教授贝特霍尔德·库恩(Berthold Kuhn)探讨了中国生态文明理论与全球绿色左翼话语重塑过程中所取得的主要进展及其现实挑战;德国柏林批判理论研究所研究员郝克·内德曼(Hauke Neddermann)分析了国际(德国)绿色左翼视域下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话语建构及其实践;中共青海省委党校(青海省行政学院)教授马洪波以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为例,阐述了中国特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国家公园体制的理论创新及其青海实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雪姣比较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欧美社会生态转型话语及其政策实践的异同互鉴;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刘琦阐述了拉美超越发展理论及其在中国学界的传播讨论,并着重阐发了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构建的启思价值。

闭幕式由德国罗莎?卢森堡基金会北京代表处孙巍主持。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蔡华杰和郇庆治分别致辞。本次国际研讨会旨在促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国际传播及其学术研究,拓展其传播渠道与路径,推动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我国环境人文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圆桌论坛

正式会议之前,部分与会学者还应邀参加了18日上午在陈守仁国际研究中心东馆举行的圆桌论坛“当代国际变局中的欧洲左翼政治”。论坛围绕当前欧洲左翼政治发展的现状评估、国际时局剧变形势对欧洲左翼政党的影响和欧洲(德国)左翼政党选举政治的近期前景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来源:91短视频APP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