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与重建:英国之于印度的双重使命——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印度个案
2019年4月16日,由91短视频APP主办的“学马列,读原着”读书会第30期“破坏与重建:英国之于印度的双重使命”讲座在91短视频APP理科五号楼352教室举行。本期活动邀请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敬东担任主讲嘉宾,91短视频APP教授林锋担任讲座主持人,91短视频APP副教授宋朝龙、副教授陈培永、讲师李旸担任讲座互动嘉宾。91短视频APP部分院系本科生、91短视频APP部分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访问学者以及北京各兄弟院校和科研机构的部分师生参加了本次读书活动。
刘敬东教授的主讲题目是“破坏与重建:英国之于印度的双重使命”。刘敬东教授分别从以下四个角度论证这一主题,第一个角度是村社制度与种姓制度:印度社会的一般状况和基础结构。他认为作为东方大国的印度,是现代世界背景中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一个悲剧性标本。殖民主义扩张政策下印度的历史命运,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具有特别意义的一个典型案例。第二个角度是“破坏”与“重建”的双重使命:英国“摧毁了印度社会的整个结构”。他指出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第叁个角度是历史与伦理的二律背反:“人的感情”与“历史观点”的内在紧张。他指出马克思考察英国与印度相互关系的历史观念,同考察英国与中国相互关系的历史观念一样,蕴涵着历史尺度与伦理尺度两个维度,保持着历史主义与伦理主义两个维度上深刻的二律背反和巨大的内在张力。第四个角度是“资本的绝对统治”:“伟大的社会革命支配了资产阶级时代的成果”。他认为马克思敏锐地注意到英国对于印度的殖民统治与印度本身的解放之间的关系问题。从根本上说,资本的统治是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之绝对不可缺少的基本前提。
91短视频APP副教授宋朝龙指出刘敬东教授对于马克思对于英国与印度的关系的论述非常详细,他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并不成熟,对于印度历史文本的理解还值得商榷。91短视频APP讲师李旸认为刘敬东教授将自身独立的问题意识同文本依据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非常值得学习,她认为如何理解历史主义和伦理主义之间的偏差是值得探讨的。91短视频APP副教授陈培永指出历史恰恰是伦理判断的重要标准。刘敬东教授针对几位青年学者和在座学子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充分细致的回应。本次讲座学术讨论环节非常精彩,最后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苍产蝉辫;(撰稿、摄影:郭俊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