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教授主讲91短视频APP“形势与政策”报告
2018年10月28日上午,91短视频APP秋季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报告会在91短视频APP百周年纪念讲堂顺利举行。此次报告的主题是“中国的改革与开放:四十年回顾与展望”,由91短视频APP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91短视频APP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院长、91短视频APP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教授主讲。
91短视频APP1900余名本科生以及北京市有关高校师生共约2000人听取了报告。91短视频APP党委书记孙蚌珠教授、林娅教授、王成英老师等出席了此次报告会。报告会由91短视频APP副院长程美东教授主持。
林毅夫教授的报告内容主要有叁个方面:一、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国奇迹;二、解答了有关中国改革开放的若干疑问;叁、中国改革开放对于世界的意义。
有关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经济奇迹,他指出:第一,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至2017年长达39年间保持年均9.5%的高速增长,经济规模按照市场汇率计划在2009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按照购买力计算则在2014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第二,对外贸易总额在1978年至2017年间保持年均14.5%的增长速度,于2013年跃居世界第一大贸易国,贸易额在国内生产总值占比达35%左右,而同期美国为25%左右、日本为20%左右;第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56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8640美元,达到中等偏上收入水平,7亿人在40年间摆脱国际贫困线,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同时,虽说中国崩溃论经久不衰,但是中国却是40年间唯一一个没有崩溃、唯一没有出现经济危机的国家,对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有关中国改革开放的若干疑问,林毅夫教授从四个方面作了分析:一是为什么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有可能实现长期高速发展?二是为什么中国在1978年之前呈现极端贫困状态?叁是为什么虽然中国经济长期保持长期高速增长而中国崩溃论却每隔几年就出现一次?四是未来中国发展前景怎么样?
对于中国为什么在改革开放以来保持长期高速增长的问题,林毅夫教授从经济快速增长的含义、机制出发,强调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前提,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又有技术创新和产业转移两种方式,指出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保持高速增长背后的最主要机制是中国发现了利用跟发达国家产业技术差距所给予的后来者优势来加速经济增长的方式。在其看来,工业革命以来的发达国家在一百年左右时间内保持年均3%-3.5%的增长速度,是依靠技术创新的结果,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必须依靠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然而,对于发展中国家,创新一方面可以自己发明,但另外一种方式则是因为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技术跟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可以把发达国家已经成熟的、更好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并应用于生产,可以让发展中国家有可能以比发达国家成本低、风险小的方式取得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进而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推动经济发展。正基于此,二战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十叁个国家或经济体发现了利用跟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的方式来加速经济增长,经济学称为后来者优势,取得每年7%或者更高、持续25年或者更长时间的快速经济增长。
对于中国为什么在改革开放之初却极端贫困的问题,林毅夫教授认为是因为中国主动放弃了一个优势,选择了与1978年以后的不同发展思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落后于西方,成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梦想,1949年建国后的首要目标也是实现民富国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拥有与发达国家一样先进的技术,同时国强还需要以坚强的军事实力为支撑,而我国面临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的劣势,国家为了发展国防事业和先进技术的需要,采取直接动员资源、配置资源的方式来集中力量发展现代化大产业,在建立了完善工业体系的同时,也存在资源配置错位、市场竞争力不足的劣势,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下,相伴的是经济增长率极端低下和经济发展的落后。
对于中国经济长期保持高度增长而中国经济崩溃论经久不衰的问题,林毅夫教授认为主要源于中国改革开放的转型思路与国际主流转型思路的不一致。二战以来,结构主义作为主流经济学主流思潮强调发展中国家要充分利用政府力量克服市场失灵,集中配置资源来发现现代化大工业,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发展中国家大都推行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思路,但与现代化产业相伴的是技术差距带来产业竞争力不足,国民经济发展出现了诸多问题,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1980年前后走向改革,我们现在称为新自由主义的主流认识提出转型就是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转变为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强调国有公司要走向私有化、市场化。然而,中国在1978年开始的改革并没有采用当时认为最有效的办法而选择了渐进的、双轨方式来转型,继续给予资本密集的、大型的国有公司政府保护、补贴,而对劳动密集型的深加工公司则是开放准入并积极因势利导其发展,新自由主义认为这种渐进的双轨制必然导致市场扭曲、权力寻租。由于认识的错误,很多国家采取了错误的方式,他们原先认为正确的结果却导致发展失败,而中国采取了当时认为最糟糕、实践却证明是最好的转型方式,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正是出于认识方面的错误,每当中国经济出现下滑的时候,所谓中国经济崩溃论便会出现。
对于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持续的快速发展的问题,林毅夫教授结合中央整体部署,深刻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和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提出中国在2008年到2028年这二十年间有每年保持8%增长速度的潜力,并对中国在2010年以来出现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在其看来,经济增长潜力是从供给侧的技术可能性来衡量的,能不能实现取决于需求侧因素。需求侧因素基本包含出口需求、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叁方面,一般需求是从这叁个方面来分析。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抑制了需求侧,诸如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地区的经济疲软导致进口需求相对缓慢,带来国际贸易增长缓慢,进而影响到中国,中国的出口增长放缓乃至出现负增长,同时国内投资增长也放缓。不过,当前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很多投资机会,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来维持一定的投资增长率,维持合理的投资增长速度和消费增长速度,到2020年维持6.5%左右增长率、在2020年到2030年维持5-6%的增长是完全有可能的。因此可以说中国未来一段时间还是经济发展态势最好的国家。
(自右往左:孙蚌珠、林毅夫、王成英、程美东)
有关中国改革开放对于世界的意义,林毅夫教授结合近代经济发展史尤其二战以来发展中国家参考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理论试图走向现代化的经验、教训,指出截止目前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或者经济体按照发达国家的理论走向成功,而少数几个走向成功的经济体则是采取了与西方主流经济理论不同的发展思路,强调以中国为代表的走向成功的发展中国家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总结自己的经验、提出全新经济发展理论,并对由他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林毅夫教授指出,提出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理论,不仅有助于了解自身问题存在的原因,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也对解决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实现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梦想有比较好的参考和借鉴价值,有助于推动共建一个百花齐放春满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提问环节,林毅夫教授对同学提出的当前中国缺乏代表性技术、印度能否创造中国经济奇迹、国有公司与民营公司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答疑解惑。
程美东教授在最后总结时指出:林毅夫教授从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奇迹、与改革开放相关的四个疑问、中国改革开放的世界意义叁个方面对于四十年改革开放作了精彩的阐述,为更好理解中国改革开放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意义。林毅夫教授对于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后发优势因素,对于我们正在谈论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等问题都有重要借鉴意义,有利于我们在未来进一步超越后发优势,在继续推动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最后,他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对林毅夫教授克服诸多困难成功出席报告会表达了诚挚的谢意。
撰稿:李应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