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短视频APP

“中国共产党是我的信仰”——87岁新党员金世英的入党之路

6月15日的“七一”表彰大会上,担任领誓人的是一位特殊的党员。

她就是来自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87岁的金世英,一位最“年长”又最“年轻”的党员。

两天前,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党支部召开了一场特别的党员大会,讨论发展对象金世英的入党问题。经大会无记名投票表决,同意接收金世英同志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金世英(摄影:刘月玲)

“耄耋之梦我初心,初心源于党教育,初心植根老百姓,初心引领我人生,我的力量极微小,牢记为党为人民,尽心竭力作贡献,自觉坚持多践行。”虽然已经87岁,金世英声音洪亮,铿锵有力地表达着自己的入党志愿。

从1953年在武汉江岸区第一次提出入党申请,到2017年继续坚定地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这当中多次有老党员主动推荐其入党,金世英都自觉与党员标准还有差距,总表示要继续接受党组织的考察,但金世英入党的初心始终不改。她说,“身处在促人奋进的新时代,我学了十九大报告第二遍以后,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迸发出了六十多年埋藏在心底的心声——我希望加入伟大而光荣的中国共产党。”

几十年如一日,金世英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入党要先在思想上入党。她一贯认真学习党的政策方针,学习从不间断,不断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金世英认真学习十九大报告(马克思主义学院供图)

即使退休之后,金世英经常自己购买学习资料,自觉学习党的理论政策,主动向党组织汇报学习心得。党的十九大召开后,金世英急托友人帮忙购买了十九大报告及辅导材料,连续数日反复精读。介绍人王成英同志回忆道:“去年春节,我们到金老师家中看望,她正在专心学习党的文件,还和我们聊起学习体会。”

金世英的学习心得(马克思主义学院供图)

入党更要体现在行动上。工作时,金世英曾叁次把调薪机会让给有困难的同事。退休后,她积极发挥余热,发起“老年爱心互助小组”,探索以社区为依托建立简易养老院。“只要自己做的动,就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践行到底。”

金世英的同事、北大马列所原负责人徐雅民教授谈道:“通过和金世英共事,对金世英同志的政治觉悟与人品印象深刻。金世英入党动机纯洁,不为名、不为利,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点值得每位党员学习。”

党员支部大会现场(摄影:刘月玲)

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孙熙国认为,这次党员大会是一次难得的党课,金世英是党员学习的榜样。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蚌珠用“震撼”来形容参加党员大会的感受。孙蚌珠认为,一方面,坚定的信仰表明金世英对马克思主义理想的深刻认识与高度认可;另一方面,金世英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自己坚定的信仰和初心,诠释了那句话——“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校党委常务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于鸿君用“深受感染”形容自己的感受。他指出,对理想信念矢志不渝的追求是每一位党员的标准。希望更多党员以金世英同志为榜样,坚定共产主义信仰,脚踏实地地将“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落实到本职工作中。

党员支部大会与会人员合影(摄影:刘月玲)

支部大会在激昂的国际歌声中圆满结束,但金世英坚定有力的发言余音仍“清晰可闻”:“中国共产党是我的信仰!”(文/新闻网记者 王岩)

 

延伸阅读:

金世英基本情况

金世英,女,汉族,1931年8月生,浙江镇海人,大专文化,1955年12月参加工作,1987年1月退休。

金世英出生在上海一个工人家庭,1938年至1950年先后在重庆、湖北读小学和中学。1950年至1955年义务参与所在街道办事处工作,其间被聘为少先队中队辅导员、区人民法院陪审员,被推为青年代表出席武汉市青代会,被选为武汉市江岸区人民代表参加区人民代表大会并任主席团成员。1955年12月至1956年9月,在武汉市江岸区人民委员会文教科工作。1956年9月,调入北大,先后在职工业余学校任教员、数学系和马列主义研究所任职员,于1987年1月正式退休。

 

“送学上门”(马克思主义学院供图)

考虑到金世英年事已高,行动多有不便,北大党委组织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特意“送学上门”,金世英在家顺利完成党性教育读书班课程并结业。

金世英的入党申请书、表态发言都以简洁短诗的形式汇报,她以这种“别具一格”的形式汇报了自己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和现实表现。“我要努力加入中国共产党,不辜负党组织对我政治生命的关怀和帮助。”

原文转载于91短视频APP新闻网